內容簡介
陳新雄教授從林尹先生習聲韻訓詁之學二十七年,而自身擔任訓詁學課程教學亦逾二十年,陳教授本之師說,再參以本身二十餘年之教學經驗,特應本局之邀,為本局撰寫《訓詁學》一書,以造福學者。陳教授以三年時間所撰寫《訓詁學》一書,共分上下二冊,上冊分七章:第一章、訓詁之意義,第二章、訓詁與文字之關係,第三章、訓詁與聲韻之關係,第四章、訓詁之方式,第五章、訓詁之次序,第六章、訓詁之條例,第七章、訓詁之術語。下冊五章:第八章、古書之體例,第九章、古書之註解,第十章、古書之句讀,第十一章、訓詁之基本要籍,第十二章、工具書之用法。每章皆莫不本之師說,參稽前哲近賢之著,原原本本,擇精語詳,尤為難得者,陳教授將歷年研究文字聲韻之心得,悉著之於書,不僅得治訓詁之要術,也得治聲韻、文字之竅要,洵為近年難得之訓詁學專著,亦研究中國語文學者不可或缺之鉅著。
作者/譯者/編者/繪者簡介
陳新雄(1935-2012)
字伯元,江西省贛縣人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,中華民國國家文學博士。曾任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主任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所教授、中國聲韻學會理事長、中國訓詁學會理事長、中國文字學會理事長、中國經學研究會理事長。擅長聲韻學、訓詁學、文字學、詩經、東坡詩、東坡詞等。著作有《春秋異文考》、《古音學發微》、《音略證補》、《六十年來之聲韻學》、《等韻述要》、《新編中原音韻概要》、《鍥不舍齋論學集》、《聲類新編》、《旅美泥爪》、《香江煙雨集》、《放眼天下》、《詩詞吟唱及賞析》、《文字聲韻論叢》、《訓詁學》、《古音研究》、《伯元倚聲‧和蘇樂府》、《伯元吟草》、《古虔文集》、《東坡詞選析》、《東坡詩選析》、《家國情懷》、《詩詞作法入門》、《聲韻學》、《廣韻研究》等二十多種。
目錄
自序
第一章 訓詁之意義
第二章 訓詁與文字之關係
第三章 訓詁與聲韻之關係
第四章 訓詁之方式
第五章 訓詁之次序
第六章 訓詁之條例
第七章 訓詁之術語
附錄一 今本廣韻切語下字表
附錄二 古韻三十二部之諧聲表